最近朋友接連發生問題,他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忘了安太歲?
過年時,在廟宇的告示欄,大多會有這樣的字句。
“今年歲次( ),當值太歲星君( )。生肖( ),宜安太歲保平安。”
當然,通常都寫的密密麻麻,甚麼 “偏沖” “正沖” “歲破” 一大堆的專有名詞搭配生肖,很像看報查大學榜單一樣!
我們先來看看太歲。
不同時代背景,會有不一樣的太歲風貌,一切源自當代藝術家的美感與社會觀察。




在某些層面來說逢年過節安太歲,最主要的用意是在提醒我們小心謹慎。
一個時常開車都會擦撞的人,犯太歲那年擦撞次數會暴增?如果他不好好的磨練自己停車技巧,而去改運,有效果嗎?
只是剛好在犯太歲的年度上,容易把這一切合理化「哎呀~難怪就是犯太歲啦」
另外,很多年輕的朋友接著問說:「既然這樣,犯太歲的年度需要安太歲嗎?不安有關係嗎?」
都會回說:「我不知道不安會不會怎樣,但家裡長輩如果很在意,還是安吧」
人生運勢起伏難免,沒安倘若真的發生什麼事,不小心被歸咎「沒安太歲」。
因此多做一些可以少掉一些困擾。所以…..太歲年,不一定會不好。
在民間生活的領域中,金銀紙與民俗是一個五花八門的世界。
敬神佛、祭祀祖先之「俗信」行為是一種「正信」,能留傳千百年,有其深層意義。
正信與迷信是人為因素,與任何宗教原義無關。
金銀紙替代舊俗真金真玉的祭祀奉獻,伴隨文明的進步,是人類科學。
正確使用「俗信」便是實踐「正信」,人為不當使用「俗信」便會變質為「迷信」。
它代表的不僅是人類對未知世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更表現出濃濃的人情味。
俗信者稱為「無上妙品」,不信者也可說它是迷信,而鼓勵信眾折現金奉獻以作為公益之用。
總之,金銀紙充實天地人間的各種需要。
簡單說,犯太歲那年諸事不宜,凡事謹慎小心;但,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水火交通,本就該小心謹慎;與人互動交流,不也都是要誠懇以待。
人生起落,很多人在運不好就只想到改運?
改運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觀念。
態度決定生活,言語力量提升信念。在困境時,不妨重新思考自己,別自怨自艾抱怨時不我與,積極的面對處理事情,沒有做不到,只有該如何做。
—
希望藉由分享文字的方式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Cheers
張楊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