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清明節的關係,接連寫了兩篇關於清明的文章。
有朋友回應寫到「現在孩子也都不知道墓上的彩紙」…..因為是文字,無法感受到這句話的情緒,究竟是感觸還是單純陳述事實….
「不知道」和「不知道而用」
第一時間我想到的是「不知道墓上的彩紙」和「不知道為什麼要用墓上的彩紙而用」 哪個比較令人擔憂?
不知道墓上的彩紙,是因為現在孩子這一代,能看到的機會少之又少。
現在掃墓幾乎都是到納骨塔了,很少有到山上。基本上,有去過山上傳統掃墓的大概都會知道墓上的彩紙。
就像現在問問拿著手機上網的年輕人,知不知道什麼叫做「撥接上網」。或許,再過幾年,連 ADSL 是什麼應該也有人不知道了!知道什麼是 「撥接上網」 重要嗎?這跟飲水思源是不同的概念喔……請別搞混了
而 「不知道為什麼要用墓上的彩紙而用」代表知道要用但不知道為何而用,什麼原因不知道?
受到小孩子有耳無嘴的遺毒太深!問了只會讓大人覺得:「你這孩子怎麼問題那麼多…」
殊不知很多都是大人自己根本也不知道原因,因為他小時候也許也是這樣被教導,聽話、乖、照著做就對了,不要問那麼多,因此用這樣「有耳無嘴」來搪塞…
被遺忘,也許比盲從還要好
當一切日常生活都是如此時,被遺忘的事物,就會越來越多….被遺忘,總比盲目的做,來的好…..
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對節俗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但,我們能不能選擇不要盲目地生活….
—
希望藉由分享文字的方式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Cheers
張楊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
關於手工印章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