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普,又稱「廟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日舉行,俗稱「拜七月半」,以各地信仰中心的寺廟為主。主祭幾乎都是當地的士紳或寺廟主持。
在舉行公普的前夕,先在廟前「豎燈篙」,通知好兄弟前來領受普渡。
燈篙的高度,決定了這場普渡的大小。
廟普當天,在廟前設「主普壇」,上面寫「盂蘭盆會」或懸掛三官大帝像。壇前設一列長桌供民眾置放祭品,廟前左右擺設紙紮的人像。此外又需架設孤棚,以供置放牲醴等祭品。每樣祭品上都要插一面三角旗,上首寫「慶讚中元」或「敬奉陰光」,下首寫善男信女之姓名。
普度時每道祭品都需插上香代表提供給好兄弟享用,普渡桌下則會放置臉盆裝有半桶水,並置毛巾、鏡子供好兄弟梳洗,因該臉盆水是供好兄弟用,因此有的放入韭菜警告生人勿近,也稱半生菜,有的會設置普渡公燈為好兄弟照路,較慎重的普渡公燈還會放有香菸、鏡子、扇子等物供好兄弟使用。
附加一提,現在很多都會區、社區大樓或是公司機關都會外包宗教團體辦法會;但,常搞混把「無祀之靈」和「有祀之靈」一起寫在臨時牌位上祭拜,這是不對的,好嗎!!!
「無祀之靈」是指好兄弟,「有祀之靈」一般指的是祖先。
中元節,家裡有神明廳的也會祭拜祖先,只是因為大節日,而不是要普度祖先!!!!這是要分清楚的事!千萬不能被搞混了!!!
—
希望藉由分享文字的方式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Cheers
張楊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
關於手工印章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