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料記載明代之前是沒有鬼月的說法
文青七月夜遊
從《前赤壁賦 》第一句大概可以推論宋代沒有農曆七月的禁忌。除非文青不怕鬼!
農曆七月十六日,歷史著名文青蘇東坡半夜跟朋友泛舟。《前赤壁賦 》是在說夜遊泛舟的故事:「壬戌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於赤壁之下。」
如果宋代已經有農曆七月禁忌,農曆七月的晚上蘇東坡和楊世昌怎麼不可能去泛舟。
晉代文青也有很多夜半拜訪朋友發文,當時根本沒有所謂的農曆七月不可夜遊的說法。
鬼月的禁忌其實有原因。因為七月天氣炎熱,容易心情浮躁做出錯誤決定,所以不適合進行重大決定;而暑假期間青少年容易玩水、夜遊、騎快車,所以才會有不可玩水、不開快車等禁忌。
正信與迷信
宗教信仰與祭祀行為,這些年來始終被冠上迷信的帽子。
信仰行為來自信仰本身所產生的信心,只不過實踐的方式因人而異,因地而遷。
敬神佛、祭祀祖先、節日俗慶的行為留傳千百年,自然有深層意義,屬於「正信」的「俗信」。
正信與迷信的差異在於人為因素,與任何宗教原義無關。
受到人為不當使用的「俗信」則為「迷信」。
正確邏輯的「俗信」是實踐「正信」,人為不當使用「俗信」則會變質為「迷信」。
如何區別「正信」與「迷信」,端看個人的見解了。
—
希望藉由分享文字的方式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Cheers
張楊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
關於手工印章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