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的孩子 / 受傷的大人 無論在現實生活或是網路空間,看到一些父母聊到對於自己在育兒過程遭遇挫折後的打罵,下 … 繼續閱覽 打/罵教育背後那個內心無助的父母
民俗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清屯 大掃除
清屯:送神、接神 過年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起,氣氛逐漸濃厚。 習俗上這一天會送神,眾神將在此日返回天庭向玉皇大 … 繼續閱覽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清屯 大掃除
中秋節,趨吉避凶好時機!
俗稱八月半,也叫月節。 中秋有二種算法。 一是根據四季算,因四季之中,七、八、九為秋,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稱 … 繼續閱覽 中秋節,趨吉避凶好時機!
農曆七月常見問與答
為什麼中元普度一定要在戶外拜? 家戶皆有門神,好兄弟不敢進來,除非拿香拜邀請好兄弟入門來;更怕好兄弟進到屋內賴 … 繼續閱覽 農曆七月常見問與答
七夕
七娘生 七夕俗稱「七娘生」,通常用湯圓祭祀包括織女在內的七位仙女。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是七夕的節日,全國各 … 繼續閱覽 七夕
環保意識與金銀紙
環保意識 一直以來覺得環保意識與金銀紙是個很弔詭且爭議的議題。 有些事情是無法改變(或是無能為力改變或不想改變 … 繼續閱覽 環保意識與金銀紙
文青不怕鬼月?
根據史料記載明代之前是沒有鬼月的說法 文青七月夜遊 從《前赤壁賦 》第一句大概可以推論宋代沒有農曆七月的禁忌。 … 繼續閱覽 文青不怕鬼月?
「無祀之靈」和「有祀之靈」的差異
公普,又稱「廟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日舉行,俗稱「拜七月半」,以各地信仰中心的寺廟為主。主祭幾乎都是當地的士紳 … 繼續閱覽 「無祀之靈」和「有祀之靈」的差異
普度何必擔心「招你來」
普度的形式分為私普和公普兩種,這篇只談私普。 私普,以街、鄰里等居住單位為主的普度,從七月初一到三十,按照各地 … 繼續閱覽 普度何必擔心「招你來」
立秋
立秋是廿四節氣過半的第一個,自此節氣後,秋便來了。天氣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 農民們相信:「立秋有雨,秋收歡喜」 … 繼續閱覽 立秋
普度「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聽門道」
農曆七月,普度賽豬公時有一句民諺「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聽門道」;此時「聽門道」指的是民間音樂「八音」或「北管」 … 繼續閱覽 普度「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聽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