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紙產業歷史源流

苗栗縣竹南鎮《金色中港耀風華》竹紙藝術文化產業展覽館 本展覽館部份圖、文摘自張益銘,《金銀紙的祕密》,晨星出版,2006年。

金銀紙由來

金銀紙是竹紙藝術文化之一,是當年墾民唐山過台灣謀取生存,把原鄉的生活習俗延伸而來。 台灣原有南島語族之原住民,明末清初是大量的漢人遷移來台,這些先民渡海來台謀生,面對無情黑水溝的挑戰,並不是每個墾民都能安全達成目標,通常是六死、一生、三回頭;這些無奈、辛酸,只能以原鄉的生活習俗,準備金銀紙錢敬天地,向神佛祈求平安。

原鄉生活的祭祀習俗,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仿貝殼、仿貨幣祭祀;而真正金銀紙的出現,應是在造紙術發明之後,它替代遠古社會使用真金真玉的祭祀奉獻,此乃金銀紙由來。

中華民族的信仰中,都一直存在著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做神仙」的觀念,而且靈魂亦會像在陽世般生活著,也一樣需要用錢,此乃「事死如事生」。在考古之中可以發現很多用仿製貨幣陪葬之例,不管是從新石器時代的仿貝殼,或到春秋時代金屬貨幣的鉛、銅、黏土仿幣等,都是屬於冥器的一部份,仿製貨幣是給往生者帶到天堂花用之意。

黏土仿幣與仿製貨幣的使用,都和使用金銀紙的涵意相同。金銀紙的發明,代表文明的進步,允許普民以自己負擔得起的方式奉神,從事神方式到使用奉物的種類也同時反映了時代變遷。金銀紙不僅神聖莊嚴卻也通俗隨緣,它拉進人與天地之間的距離,讓奉神更通俗,更符合「敬神如神在」的範疇,加上紙張的易燃特性,更容易達成物質轉化到另一世界的目的。

台灣金銀紙初始

台灣金銀紙初由墾民來台隨船攜帶,考量台灣海峽黑潮險惡,運輸風險影響盈虧利弊,於是就在台灣興辦「金紙行」自製自售;尤以中港地區金紙行最多,製品精美而聞名全台。鼎盛時,登記立案高達三百八十五家,從業人口數佔全鎮四分之一,享有金色中港美名。

金銀紙的傳說

傳說不是歷史,但是傳說與歷史有著形、影不分的關係,加上傳媒在杜撰劇情時,為了戲劇效果或弭補歷史斷代,添加了想像與傳說的野史,使傳說與歷史糾纏不清,導致傳說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關於金銀紙的傳說,在公元105年東漢和帝時,蔡倫總結前人經驗,將造紙過程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呈報朝廷,和帝大加讚賞,稱這種紙為「蔡侯紙」,其造紙術世界聞名,被公認為造紙的祖師爺。但傳說蔡倫為了推銷自己的紙張,夥同妻子串通設計,由蔡倫詐死設下騙局,達到賣紙的目地,紙錢傳說也就此穿鑿附會。

燒紙錢是人道關懷

我始終認為燒紙錢是不是蔡倫所創,也不是詐死復活傳說的重點,故事背後隱藏著「人道關懷」。當病人「搬舖」家屬持續燒腳尾火,至「納棺」,這期間經常有「死去活來」的真實故事;換言之,如果沒有這些俗信,人死馬上入殮封棺,不僅家屬哀傷無從藉由種種儀式發洩平復,亦有可能誤葬未死之人,這並不符合人道精神。 在醫學未發達時,如患「屍厥症」時,沒有醫院做抽痰治療,郎中會告訴家屬持續緩慢地一張一張燒著腳尾火並準備喪事。其實真正用意是想用燒〈銀紙〉的微煙,刺激往生者的呼吸道,希望能把痰吐出來,就能真的復活,但是郎中不敢講真話,是怕沒有將死者救活;善意的謊言背後深藏細膩心理運作。

祭祀錢幣歷史源流

從中國人在有錢幣流通之前,原本是以貝殼或貴重物等以物易物,亦使用於祭祀或陪葬;不僅是貝殼,亦有將米粒或貴重玉石放置在往生者口中,後來為防止盜墓及貧窮者缺乏財帛,楚漢已有以廉價材料如陶土、鉛、石仿製金錢稱為冥幣隨葬。上述得知在紙發明之前,皆以祭祀錢幣貝殼、貴重物、仿錢幣來作為奉獻、祭祀或陪葬之物,此乃金銀紙的前身。 從傳說故事與歷史源流中,可發現古至今的金銀紙是以天神、地祇、人鬼為基底,包羅萬象,含蓋萬物皆有靈的固有觀念,融合各宗教信仰教義,道德倫理、因果輪迴、現世實利等,各宗教使用金銀紙情形有點類似,卻又互不衝突。 在民間生活的領域中,金銀紙便是一個五花八門的世界,它代表的不僅是人類對未知世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更表現出濃濃的人情味。俗信者稱為「無上妙品」,不信者也可說它是迷信,而鼓勵信眾折現金奉獻以作為公益之用。總之,金銀紙充實天地人間的各種需要。 早期我就認為「金銀紙」是生活藝術、民間美術品,屬於民俗版畫,凡具歷史意義、年代久遠或珍品是值得收藏與交流買賣。2001年大陸台商傅先生邀我一同參加上海國際商品拍賣公司主持的「第十屆錢幣拍賣會」,四百多項錢幣拍品中,有一批出自絲绸之路上的古代金銀紙錢,當時金銀紙錢成為國際商品拍賣會的重頭戲,讓深諳竹紙藝術的國內外收藏者趨之若鶩。

金銀紙形制初始

張懿仁《金銀紙藝術》記載:唐臨《冥報記》中可知,當時所用的金銀紙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金紙,在錫紙上塗一層黃色顏料。 (2)銀紙,於紙上褙一張銀色錫箔。 (3)錢,以紙裁成時人所用的錢帛形狀。 (4)帛,單純的紙張。 可見當時紙錢就分「金」分「銀」,這是金銀紙形制初始,歷經各朝代的變化,金銀紙形制想必也是不同

清同治時期壽字金紙(上圖)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受權使用的《淡新檔案》,成文日期是同治13年1月,公元1874年【准本府周蒙道遵憲夏批據臺灣縣學教諭邱鴻江稟請全臺販賣壽字金箔一體出示嚴禁由】。 清同治,公元1874年民間用的壽字金紙,被當時臺灣縣學教諭邱鴻江向府衙稟報,污穢字蹟,褻瀆聖賢,所以禁用有字的金紙。 新竹縣正堂於1887年,不許金銀紙箔印寫字號,以免污穢字蹟

《淡新檔案》光緒13年公元1887年閏4月10日,署新竹縣正堂方為遵札示禁事。內文:新竹縣正堂方祖蔭出示所屬鋪戶軍民人等如有販賣枕頭及金銀紙箔香包糕紙等項器物務須改用花鳥等項繪形不許印寫字號以免污穢字蹟。內容涵蓋地點:桃竹苗地區,福州府,四城門,北門街。

清光緒年間寫字號的金紙

清光緒年間,竹南中港的加工業者承製全台各地的金銀紙中,也出現寫字號的金紙。(上圖)

沒有印寫字號的金紙(下圖)

印寫字號會污穢字蹟,被禁止使用,加工業者改用沒有印寫字號的金紙,圖為祈求福祿壽之意;演變至今,成為很像福祿壽三仙的圖案。

無法斷絕的金銀紙

有人以為燒金銀紙是迷信的行為應該禁止,但是在下評論的同時,不妨先對整個現象加以探討與認識。況且信仰與風俗應是多元發展,若已不符生活需求,自然會遭淘汰。若是人們覺得有保存必要,即便像日據後期強制禁止製造使用金銀紙,也無法斷絕千百年來的慣習。 在日據時期未實施寺廟整理之前,金銀紙業者向日本東京、大阪進口紙張,稱為「內地甲種紙」,大家互得其利而相安無事。後來日本人為了想徹底消滅台灣,認為最快的方式就是實施「皇民化」,讓台灣人忘記原來生活之舊慣習俗,成為日本皇民。因此,民國二十五年在台實施寺廟整理政策,禁止生產及使用金銀紙。其禁令雖嚴,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居民們還是偷偷的燒金。

日據皇民化隱匿產地的金紙(下圖)

業者與日本人關係良好者躲在鄉下偷偷製造,其產品隱匿產地,讓日本警察難以追究,另外還要以麻布袋裝金銀紙偷偷外出販賣。

至於無管道的人如須要使用時,因為當時缺紙又查禁的緣故,只好以舊帳本貼上錫箔充當銀紙使用。

如有必要用更衣或紙錢,都是直接用火燒木版印再沾水蓋在兒童作業簿上(上圖),暗地使用。日本人如此嚴厲的手段也無法終結金銀紙文化。

近代也有為公益而努力的證嚴法師表示:「虔心可取代金紙」。前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長謝金汀表示焚燒紙錢是心理安慰,基於愛地球顧環保的大愛精神,他有責任推行改善焚燒及撒冥紙措施。不久發文邀集各宗教、學者、專家開會討論改善辦法,也獎勵不焚燒冥紙的寺廟及宗教團體,並洽請廠商印製有面額之金紙、銀紙,以促使民眾減少焚燒紙錢之數量。還有苗栗玉清宮也效法台北行天宮不燒金,但在大法會上還是燒很多。 在這麼多有心人士為推廣環保而努力之下,卻也敵不過金銀紙在普民生活中實際的需要。

正信與迷信

耶穌基督傳教士曾與我討論所謂正信與迷信,他表示:「基督徒沒有撒紙錢的迷信行為,生病看醫生就好,拜拜、加持是沒有用的。」我笑著回答:「撒紙錢與撒聖水、撒糖果目的是一樣,為了趨吉避凶。我也看過神父按著病人腹部念念有辭說奉主耶穌之名治好你的腸胃病。」但聊天歸聊天,沒有絶對的對錯,究其理,東西方的種種信仰行為都是來自信仰本身所產生的信心,只不過實踐的習俗因地而異。 我始終認為敬神佛、祭祀祖先之「俗信」行為是一種「正信」,能留傳千百年,定有其深層意義。正信與迷信是人為因素,與任何宗教原義無關。金銀紙替代舊俗真金真玉的祭祀奉獻,是文明的進步,是人類科學。正確使用「俗信」便是實踐「正信」,人為不當使用「俗信」便會變質為「迷信」。

金銀紙的真義

三官信仰是人們對天地山川自然敬拜的一種,昔時並沒有專祠和神像,只在各道觀懸掛錫爐拜祭,這錫爐就是常民所稱的『三界公爐』。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掌理人間賜福、赦罪、解厄的神祇。 燒金拜拜過程中,經由服罪、懺悔進而赦罪、解厄以臻平安目的,是科技無法給的心安。在祀神禮儀中之最後,「焚祝化金紙」俗喻「發毫光、見祥瑞」,是送神禮畢之意。 現今社會風俗信仰儀式及燒金拜拜的主要目的,已不只是表象的意義而已,而更在於維繫宗族與社會關係,並可維持傳統民族的精神不至於失傳。現代人仍在祀神禮佛,這是科技無法給的心安;因此,金銀紙文化得以流傳幾千年,正因為它包含祈求心安之目的。 基於心靈的欲求和物質、精神的需要,人類便藉由儀式及金銀紙,向不可知的神秘世界尋求安慰和期望,這就是金銀紙的真義。 想知道更多,請看《金銀紙的祕密》,晨星出版,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