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了那麼多年,七月普度只拜好兄弟嗎?

001地官 1

依據道教的說法,道教的中元節是「三元」之一。正月十五日為「上元」,是天官賜福紫微大帝誕辰日;七月十五日為「中元」,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日;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是水官解厄洞陰大帝誕辰日。

天官、地官、水官,合稱為「三官大帝」,民間俗稱「三界公」。上、中、下三元節誕辰,是對天、地、水三界神明的自然崇拜。在道教中地位僅次於玉皇上帝的神祇。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管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中元普度是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會」兩個民俗節日的結合。

佛教的「盂蘭盆會」主要是宣揚孝道的一個概念,旨在勸善教化。而道教則是解脫超度罪孽餓鬼。「孟蘭盆」乃梵文「解救倒懸」之意。「孟蘭盆經」所載目連救母的故事,自唐代以降,衍譯成目連救母的「變文」和「寶卷」,至宋代民間盛行「目連戲」,明清兩代目連戲又融合「西遊記」情節和雜技表演,內容更為豐富。

既然提到了西遊記,在普度法會時都會看到的普度山,正是西遊記呢~

紙紮的普渡山也是西遊記

普度原意是「普遍超度孤魂野鬼」,也就是「無祀孤魂」。以地方寺廟為中心,舉行祭祀法會,廟裏擺設盛大的供品宴席,以祭祀孤魂野鬼,並請僧侶或道士作法,日夜誦經,普度亡魂,餓鬼囚徒亦可得解脫。為了讓鬼魂方便於前來享受供宴,廟宇中會架設起掛著燈籠的長竹竿,有如燈塔一般。 

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在魏晉之後,佛教信仰引進中國,佛教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形成集佛、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節,奉祀對象也由佛僧、地官擴大為孤魂野鬼。

希望藉由分享文字的方式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Cheers
張楊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