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有許多特殊的習俗與禁忌,陰陽雖有別,鬼月的風俗、祭品、儀式在在反映出人性,中元普度是鬼月中的盛事,平常大都是敬鬼神而遠之,鬼月卻得放水燈、掛幡頭廣邀水陸遊魂接受人間饗宴,是人鬼最親近的時刻,鬼月風俗,顯現天地人間互動情懷。
神鬼之說的形成,因為人們相信萬物皆有靈,且因宗教的因素,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佛教十八層地獄、輪迴,以及道教的十殿閻王之說,死後會有審判、分配輪迴的觀念深植人心,宗教信仰約束與報應思想成了無形的道德規範,人們心理上求長生,生理上的病痛則以鬼神為由,因而事死如事生。
傳統慈裕宮中元普度,農曆七月初一日送首士燈,首士是指地方頭人、也是該廟中元護法,十六日立燈篙、十七日早由道長率集真壇之道士群到首士家中獻敬鬧廳,下午則是掛幡頭、放水燈,前者是竹紮成半圓形繫於竹上,招引孤魂的重要法器,放水燈前都會繞境,然後才到中港溪出海口施放水燈,通知水陸孤魂野鬼接受普度。

在廟前豎起燈篙,昭告孤魂野鬼前來受食,也昭告此地將舉行普度,通知所有幽魂可以前來聞經聽法,領受普度施食。

廟宇庭園豎立燈篙三支,中間為招魂竿,東邊為天竿,西邊則為七星燈竿,科儀由道長主壇。
三支燈篙分別具有不同的意涵;中間的招魂竿為陰竿;東邊為天竿,主要是邀請三界神靈,又稱陽竿。
而西邊的七星燈竿為地竿,懸掛有七盞為好兄弟夜間引路照明的彩繪燈籠;晚間則升起陰竿及地竿,以召告境內孤魂,清晨約6點則降下陰竿及地竿,升起天竿。
在「豎燈篙」之前,從採竹、動土、豎燈篙都必須擇日,儀軌較為繁複。多數廟宇仍保有此項習俗,除當地民眾積極參與,也吸引宗教及傳統習俗等的學者與研究生,親至法會研究與記錄。
燈篙竹在豎立時,必須保留根部的竹根和竹尾的枝葉,這種「頭尾青」象徵著有頭有尾、貴瑞吉祥之意,燈篙竹的頂端會掛起地燈燈籠,黃昏後升起並點亮,陸地上的孤魂就會依燈亮的方向,知道當地舉行中元普度,相招前往聚集。所以,相傳燈篙豎得愈高,所召的鬼魂也愈多。
一般來說,都是看普度法會的大小,來決定燈篙的高低,而且盡量不要靠近喔。
—
希望藉由分享文字的方式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Cheers
張楊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
關於手工印章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