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說「蛤」,可以改運?
當自己說「蛤」的時候,是真的沒聽清楚對方說什麼;還只是一個快速回(ㄈㄨ )應(ㄧㄢˇ)對方的方式。
可是如果是自己很認真想跟對方說話,對方回應「蛤」的時候,心裡好像會有點不舒服…尤其對方剛好是我們很在意的人。
所以,信不信避免說「蛤」,可以改運?
聽不清楚對方的話回:「不好意思!你剛剛說的我沒有聽清楚,麻煩你再說一遍」
聽不清楚對方的問題:「不好意思!你剛剛的問題是指 ____ 嗎?」
重複跟對方確認一次對方的問題,不要急著回答也不要說「蛤」。
聽到問題就回答?
某星性特別容易有下列的習慣
- 對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
- 對無法回答的問題高談闊論
- 面對問題輕率、直接地提出答案。
第三個習慣最容易造成對方負面感受而不自知。
聽到問題就回答,如果:
- 對方問題不明確?
- 很難分辨什麼是明確的問題?是真的很難分辨?還是怕麻煩懶得分辨?
- 對方是帶著答案來問問題?
星巴克的咖啡貴還便宜?
聽到這樣的問題,正常情況下會怎麼回答?星巴克的咖啡貴還是便宜?
回答「貴」這叫「評價」,回答「我覺得貴」這是「主觀事實」。如果問問題的人覺得便宜呢?他可能說「還好吧!!會很貴嗎?」
回答「便宜」這是「評價」,回答「我覺得便宜」這是「主觀事實」。如果問問題的人是長輩又剛好覺得貴呢?可能會說:「你們年輕人就是奢侈浪費」
雖然這只是很小很生活化的例子;但,生活中很多立場的衝突就是從這邊開始,沒有即刻衝突也慢慢萌芽。
說真的,這問題問的很不好;但,生活中就是很多這樣的問題。回答後端看對方心情好壞來決定後續。
在這情況下建議,聽到問題先確認一下對方的問題?
A:「星巴克的咖啡貴還便宜?」
B:「看你要跟誰比?」
這算是蠻厲害又安全的回應,因為 A 的問題乍聽之下很清楚;但,實際上不算明確。所以這樣的回答至少先確認問題,又能第一時間回應對方。
但,不代表我們回應對方就能理解。有可能對方會再說:「就星巴克的咖啡是貴還是便宜啊!」不需期待對方會問問題,也無須期待對方理解我們的回問。
如何回答陳述的是客觀事實且完整?
「如果跟 7-11 便利商店賣的比較起來星巴克算貴;如果跟大師手沖比,或許算便宜!」。
回應對方的能力,影響了我們與對方相處的品質與關係。
有時對方被我們一句話惹惱,試著修正一下我們回應的方式與內容。
不知道如何透過自我覺察深入理解自己慣性的朋友,可 與我聯繫 或進一步安排 生涯諮詢規劃。
—
Cheers
張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