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
希望增進人與人之間以及自己對自己的愛。針對關係中常常出現的不良溝通、暴力言語相向、言語罷凌,甚至對於紓解自我傷痛,提供有益的幫助。
有的人可能會反應過度,覺得我哪有「暴力」。也有的人深受語言暴力所害。
「暴力」,包括對他人與對自己過度的評價。這些往往會造成溝通上的扭曲,甚至對於他人與自己的傷害。
因此,「非暴力溝通」非常強調客觀地接納對方與自己。不是那麼單純「暴力」字面上的簡單解讀。
「非暴力溝通」分成四階段: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第一階段是觀察,並強調與「評論 / 評價」作區別。
溝通時,應盡可能如實地傳達事實,而不是主觀評價,甚至誇大。
例如:我們抱怨別人晚到時,我們可以說:「這兩次見面,你都晚到三十分鐘」。
可是,我們最常說的話,可能會是:「你每次都遲到!」「你根本沒有時間觀念!」
而當這些作為開頭時,對方可能已經覺得被責備而加以的反駁,「哪有這麼誇張!」「我哪有每次!」後續雙方展開的就不是溝通,而是吵架了。
其實很多朋友覺得也跟我反應過,有差嗎?說實話,差非常多。
試著就下列陳述的句子中,哪些是屬於單純的觀察後的陳述,沒有評論的意味?
- 老師昨天莫名其妙生我的氣。
- 小華昨天晚上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
- 老闆在開會時沒有詢問我的意見。
- 我老闆是好人。
- 小明脾氣很差。
- 小陳很害羞。
- 班長這星期每天都排在第一位。
- 我女兒經常熬夜很晚睡。
- 同學說我穿黑色的衣服不好看。
- 我每次和爸爸說話,他都一直在抱怨。
哪些是屬於單純的觀察後的陳述,沒有評論的意味?
第二階段是感受。
前面陳述客觀事實後,接下來就是盡可能如其所是地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以及試著感受對方的感受,這很單純同理的展現。
譬如,當別人遲到時,我們可能會說「我感受到被忽視」、「我感到不被尊重」等。
若是聆聽別人的抱怨時,我們試著體會對方的感受,會自然產生連結。
同理就是最好的連結。
試著就下列陳述的句子中,哪些是屬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 我覺得你不愛我。
- 你要離開,我很傷心。
- 聽你這麼說,我覺得很恐怖。
- 你沒和我說早安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
- 你能跟我說,我很開心。
- 你真容易生氣!
- 我很想罵你!
- 我覺得自己受到了誤解。
- 你幫我做這 些事情,我覺得很棒。
- 我很糟糕。
是否清楚知道,哪些是屬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三階段是需要。
如果我們不重視自己的需要,別人也不會。
也就是進一步辨識自己感受背後隱藏的「需要」。非暴力溝通認為「需要」是普世的、是自然的、是再正當也不過的。
同時,說話者為自己的感受負起責任。
要釐清很重要的一件事:
「別人的言語和行為」也許會讓我們有所感受;但,絕不是造成這些感受的原因。
我們越能將自己的感受與需要連結,其他人越可能對我們做出善意的回應。
練習認識自己的需要,下列哪些句子,說話者有為自己的感受負起責任?
- 你把書包課本放在客廳的地板上,我很生氣。
- 聽你這麼說,我覺得很難過,因為我需要受到尊重,而我認為你那些話是在貶低我。
- 你那麼晚到,讓我感到很沮喪。
- 你不來吃晚餐,我覺得有點傷心,因為我原本期望我們可以今天晚上一起吃飯。
- 你說過你不會這樣,結果還是這樣,讓我感到很失望。
- 我很挫折,因為我原本希望我的成績能有所進展。
- 有時候我會因為別人沒打招呼而感到難過。
- 看你有好成績,我很開心。
- 當你大聲咆哮的時候,我會很害怕。
- 謝謝你願意載我回辦公室,因為我需要在客戶抵達之前回到辦公室。
是否清楚知道,哪些是屬於表達自己的需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任?
第四階段是請求。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別人應該知道,別人應該懂我們。結果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們經過客觀觀察、體會感受、肯定需要後,最後就是提出我們的「明確請求」。
明確地告訴別人,我們希望如何能找出滿足各自需要的方式。
在這階段要分清「請求」和「要求」的不同。
當我們提出「請求」對方如果認為一旦拒絕,就會受到責備或懲罰。在此時就是把「請求」視為「要求」。
請求:絕對不是企圖影響他人或改變他們的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下列哪些句子,清楚表達說話者的請求。
- 我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 我希望你能讓我知道,你喜歡我做的哪一件事。
- 我希望你能對自己更有信心。
- 我希望你不要再抽煙了。
- 我希望你能讓我做自己。
- 關於上午的開會,我希望你能對我實話實說。
- 我希望你開車時不要開太快。
- 我希望能進一步了解你。
- 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想法。
- 我希望你能更常一起吃晚餐。
是否清楚知道,哪些是屬於表達自己的請求?
除了與人溝通,非暴力溝通同時非常重視與自己的溝通,譬如肯定自己需要、自我覺察、自我同理、自我連結。
這也是工房這些年努力的地方,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互動應對。
透過個人命盤的解析,深入了解自己的星性特質與慣性。
因為透過命盤希望帶出來的關鍵是: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 靠近自己的內在,也靠近在乎的人
—
工房的 命名解說 過程中會針對孩子基礎神煞特質,提供溝通互動的提醒。關係是互相的!學習如何當個理解孩子的父母,未來孩子也容易學會理解父母!
—
分享文字,希望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Cheers
張楊
藉由 個人命盤 的解析,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
關於手工印章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