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頭髮

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上,聽過也處理過不少因為家人對於自身霸凌的應對,導致的創傷後遺症。

在面對不合理對待時,家人的陪伴與應對就相對重要,因不是只有鄉愿的退讓或是讓孩子無地自容的自我價值低落。


前陣子,接新進人員下課的路上,新進人員:「阿爸,今天上桌球的時候,五號同學這樣拉我的頭髮」新進人員一邊做動作一邊說。

和很多朋友對談時,提到這事件。聽見孩子陳述一件這樣的事,第一時間我們可能回怎麼回?沒有標準答案,很細微的關鍵在我們關心「事件」還是關心「人」,帶動了整個回應的走向。很常聽見的回答是:「他怎麼可以這樣?」尤其入戲的朋友往往口氣音調會跟著拉高。

我聽見了新進人員說這件事,最初的感受是驚訝,接在驚訝後面出來的感受是有些生氣。

因為在我的觀點裡面,這屬於霸凌。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

在我的期待內同時浮現不希望做出的回應,會讓新進人員覺得大驚小怪,畢竟在接收到的訊息部分是有限的。

不希望讓新進人員覺得大驚小怪的期待,也是來自於觀點,想提供穩定的陪伴。

希望提供穩定的陪伴,同時又是來自於渴望渴望因為穩定的陪伴,讓「家是避風港」不在只是口號。

生氣的背後的情緒夾雜著無奈,因為涵蓋了對於體制內的現況的觀點

上述這些,就是在那瞬間發現的狀態,接著才做出了回應。

我:「那你被拉頭髮的時候,有做什麼嗎?」
新:「有啊!我有跟他說,不要弄我了」

單純關心人,同時也想知道新進人員在這樣的狀態下,如何應對。

我:「他有拉很久嗎?」
新:「恩!應該二三十秒吧!」

我:「那你說了之後呢?」
新:「他還是繼續拉!」

我:「接著你有做什麼嗎?」
新:「我後來有去跟老師說」

我:「這樣啊!那接著呢」
新:「老師就要他不可以這樣,叫他去罰站」

慢慢拼湊出新進人員應對的方式,不帶入任何的評斷,無論是對新進人員或是對他的同學

我:「那你被拉頭髮的時候,會痛嗎?」
新:「還好耶」

我:「那心裡有什麼感覺?會不舒服嗎?」
新:「不會!因為我有跟他說不要弄我了」

我:「恩嗯嗯!阿爸很欣賞你處理的方式,如果有不舒服再跟我說,我會陪你」


希望孩子能夠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而不是給予太多的建議或評斷,畢竟這是他的人生。

安頓好自己,好好的關心陪伴孩子,讓孩子自己長出面對這些事情的智慧與勇氣,遠比我們一直在旁邊督促叮嚀來的容易獨立。

有朋友問到如果問孩子會不會不舒服,孩子回應「會」可以怎樣繼續下去?

「不舒服的感覺是?」
「以前有這樣不舒服的經驗嗎?那個時候發生了什麼?後來怎麼處理?」
「不舒服的時候你怎麼辦?」
「不舒服的時候你有作些什麼嗎?」
「你怎麼看待你的不舒服?」「你怎麼看待不舒服的自己?」
「你對於你的不舒服有時麼感覺?」

試著很單純的不代任何預設立場與評價的方式與對方互動,反而有助於孩子思考能力的進展。

同時也能讓孩子學著擁有更豐富的眼光看待這些發生在周圍的事物。

工房的 命名解說 過程中會針對孩子的特質,提供溝通互動的提醒。關係是互相的!學習如何當個理解孩子的父母,未來孩子也容易學會理解父母!

分享文字,希望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Cheers
張楊

藉由 個人命盤 的解析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