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命盤在本命、大運或流年出現了特定星性或狀況,會提醒關於「不強求」。
只是多數時候一聽見不強求時,都容易和擺爛、消極、什麼都不能做畫上等號。
尤其是當自我價值低、內在不穩定的情況下。延伸的課題往往就是如何「內在安頓」。一直想解釋,也是屬於強求。
實際上,不強求不等於擺爛。不等於什麼都不能做。更不是消極。
不強求,接近「臣服」的概念。當能如其所是的接納,接著才能為自己負責任的找到在這樣情況下,可以做的事。但,前提是如實的「接納」。
當可以如實「接納」,對於已經造成困擾的事物,很自然的會把心思放在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而不是執著在已造成困擾的事物。
有種接納的誤解誤用很常見。「@!@@$%︿%#@@」一連串的陳述或抱怨之後,自顧自的說:「對啦,其實他這樣做也是有理由的,也沒有錯啦!啊只是吼@!@$#%$︿」
在晤談工作中,這邊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地方,是什麼情況下需要幫對方找理由?是因為覺得抱怨是不對的?還是因為覺得抱怨這個人是不應該的?
這是強迫自己接納,假的。這是大腦知道有接納的概念,同時太快要說服自己、壓抑自己的感受。
簡單的說,就是大腦騙自己。有些人以為這是轉念,其實這是自己騙自己。
「事情發生了要處理,開心做也是,不開心作也是,不如開心做」這句話原則上沒問題,但細節如何做往往就是問題的地方。
前提是:真的接納了這件事的發生?真的接納了內在發生的一切?若能如實的接納,沒問題。
若仍有任何一絲升起的對抗念頭或感受,則是大腦在強迫自己接納,也就是壓抑了念頭感受。
有些人誤把這當成轉念,實際上是自己騙自己。
真正轉念的第一步:如實接納。
當無法真實接納自己面對這件事的「感受」之前,任何的大腦聲音都是無意識的想要「解決問題」,一旦只想著解決問題,「接納」是不會發生,內在始終無法穩定。
接納,不代表需要贊同或認同這些發生的事。指是單純的承認這發生的事實,同時也是「責任釐清」的一環。
因此,需先接納自己對這件事的感受,真正接納整件事的樣貌才有機會發生。
在具體對談中,很容易發現原來好多生活中的想法、念頭和應對,都屬於「強求」。
包括這句話「事情發生了要處理,開心做也是,不開心作也是,不如開心做」細節脈絡沒釐清,「事情發生後」直接「想」解決問題,都屬於強求。
很多人也會誤解,以為不解決問題,並不是。
而是「事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能否「覺察」到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
當一件事不如預期,會期望它回到可以掌控的階段,是正常的「期待」。
「期待」涵蓋「我對他人」「他人對我」「我對我自己」。
發生了不如預期,能夠接住自己面對期待落空的「失落」,最後才能真正的走入「解決問題」,不然只會越解決產生越多問題。
所以,不強求最深的背後往往是:當「失落」發生時,我們如何應對?
—
希望藉由分享文字的方式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Be Happy
張楊
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
關於手工印章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