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羊刃」的神煞特質

八字神煞,很多表面上的意思和實際上的意思有很大的落差。

某些用字會設計出一些可以讓有心人士刻意切入的點…..白話的意思就是,把神煞星性解釋的很恐怖,加上現在生得少,就等著家長焦慮地問:那該怎麼辦?

神煞,在命名資料解說過程中都會提醒父母親,這只是孩子本身擁有的特質,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應對,學習如何當個理解孩子的父母


羊刃:武職之星,主觀性、好勝心、倔強、擔當、急躁。

通常面對羊刃的孩子,最常提到先正視「急躁」。

成人若能以身作則,一定比只會口頭上一直說,來的更有效果。

畢竟,身教大於言教。

遇到事情就手忙腳亂或心浮氣躁的成人,一直提醒孩子「要慢一點阿」「慢慢來」「不要急」,孩子會怎麼看待這樣的成人?自己做不到卻一直要求別人?

另外,當某些情況下孩子真的慢慢來的時候,會一直催促嗎?

在孩子有任何的情緒反應時,試試看蹲下來之後再說話,其實就可以放慢我們本來的速度。

當孩子打翻東西,試著先問問孩子:「還好嗎?」「有沒有受傷?」,因為當打翻的那一瞬間,若是「哎唷!!!」「吼~(不耐煩)」「嘖!」這樣的狀態,很容易點燃羊刃急躁的導火線。

再來,很多家長反應容易有衝突的往往是來自於「主觀性」太強。


心經。一句話,一個手工印章

三歲左右的新進人員,某日在工作室指著牆上的「心經」,想像著那是火車站的火車時刻表,跟我詳盡介紹各班次及開往目的地和到站時間。

講的正熱烈,突然爺爺走進工作室拿東西。

新進人員馬上大吼:「阿公不要過來!」
爺爺:「我只不過是過拿來東西,你也沒必要這麼生氣啊」

新進人員的客觀事實是「講話突然變大聲」,爺爺的主觀詮釋是「我只不過如此,你沒必要生氣。」
對話過程中只用主觀應對往往是不舒服收尾。

新進人員接著更大聲:「阿公不要過來」
爺爺馬上轉換成討好的語氣:「好好好!對不起,對不起。我東西拿了就走」

這樣的轉折,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孩子,其實都不太妥當。這是朝向寵膩的好方式,儘管當事人可能不知道。

我剛好在他們兩人中間。

假設我說:
「你怎麼可以這樣跟爺爺說話」
「不可以這樣生氣」
「爺爺不過是拿東西,幹嘛那麼生氣」
「男生就是要沈得住氣、才能成大事」
「好好好!不生氣,我帶你去買冰吃」
「沒禮貌,怎麼可以這樣!跟你講過多少次了」

這些全都是「為你好」的「主觀詮釋」。在相處應對中,這樣的「主觀詮釋」並不會讓孩子變成所謂的好。

假設我什麼都沒說,也許長輩私下會約談我怎麼可以放縱孩子這樣「沒禮貌」。


是什麼情況下「講的正熱烈,突然爺爺走進工作室拿東西。」會突然如此轉變?

我蹲了下來,輕輕叫了新進人員的名字,等他的注意力回到我身上。

眼神一對上後,我:「怎麼了?剛剛突然那麼大聲,我有點嚇一跳,發生了什麼事?」

「突然那麼大聲」是新進人員剛剛的客觀事實。
「怎麼了?」「發生了什麼?」單純好奇。
「我有點嚇一跳」表達我的狀態。

新進人員歪著頭看著我:「因為那邊有火車軌道,阿公過來我怕他會被火車撞到啊」稚嫩聲音一邊說的同時,一邊手指著爺爺走來的那方向。

聽了之後我心想:「這孩子很入戲,也很貼心」

我:「這樣啊!所以你是擔心阿公被撞到,才突然那麼大聲要提醒阿公?」
新進人員開心的微笑點點頭,也許是單純被理解了吧。

我:「我知道了,你好貼心啊!!」「可是你突然那麼大聲,阿公有沒有可能嚇一跳,也可能覺得你在生氣,我不希望你被誤會,因為你不是這意思。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你願不願意試試看完整的說出來呢?」

「阿公有沒有可能嚇一跳,也可能覺得你在生氣」因為我不是阿公,所以我用可能。

新進人員:「好啊」

我:「那我們來練習看看」
新進人員對著阿公說:「阿公,不要過來!因為那邊有火車軌道,我擔心你會被火車撞到」

阿公:「好~好~好!我知道了」很開心的笑著說完後離開現場。


因為好奇、因為單純的客觀事實,順利化解了一場三代之間可能造成的不愉快。

羊刃的主觀性強,好不好?我不知道。

只知道,儘管主觀性強,仍能單純的以客觀事實的好奇;就算這些好奇的源頭仍來自於我們的「主觀詮釋」。

只是如何把「主觀詮釋」在互動中轉化成「客觀事實」的提問?

試著放慢步調,聽見看見我們所接收到的,不加以評斷。

當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孩子,一旦能學會放慢步調,聽見看見他所接收到的,不加以評斷,很多事就不再是「好不好」就能判斷的了!

工房的 命名解說 過程中會針對孩子的特質,提供溝通互動的提醒。關係是互相的!學習如何當個理解孩子的父母,未來孩子也容易學會理解父母!

分享文字,希望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Cheers
張楊

藉由 個人命盤 的解析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