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傳來一張圖,標題是:「高情商父母的說話藝術」,想問問我的看法。

我很認同;但,也擔心。
從「懶人包」到「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到現在短影片盛行,這類型追求效率(?)的傳遞方式,若是單純無需消化的東西,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法。但如果是需要消化理解的,我覺得有些不妥當。
若是接收到這樣訊息的父母,願意用些時間去深入理解這樣做背後的脈絡,而不是單純套用,這張圖有很大的效果,因為引起父母的好奇與求知慾望。
反過來,如果單純把它變成話術,幾次後效果會趨近於零。因為內在的各種情緒沒處理好,說出來的話是沒有穩定的力度,這也是我所擔心覺得不妥當的原因,因為容易形成大腦意識的表面對話。
當效果趨近於零的時候,不小心或落入「已經試過了,還不是沒有效」,然後越努力越覺得挫折,然後又回到原來慣性的應對姿態。
因為很多時候追求的都只是短期效果,而且所謂的「有效」很多只是要孩子聽話、孩子乖。而不是真實理解孩子之後,陪著孩子面對問題並學會成長。
曾看到一幅插圖,是「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一邊哭泣一邊穿鞋」,我們看到的是?
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還是一個就算哭泣也努力自己穿鞋的孩子?
用心說話
回到「高情商父母」的這部分,當一個父母願意用更豐富的眼光去看待一個孩子的時候,情緒自然會穩定寧靜和諧。情緒寧靜和諧的狀態下,所說出的話語對方自然容易接收。
所以,很常提到對話的關鍵不只「說什麼」,還要看「怎麼說」。「怎麼說」的核心在於「有意識」及「情緒寧靜和諧」的「用心說話」。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能好好的運用,不因受挫而回到慣性,或許也會有不錯的效果。因為擁有「沒有因為受挫而回到慣性應對姿態」的能力已經是相當的有意識了!
工房的 命名解說 過程中會針對孩子的特質,提供溝通互動的提醒。關係是互相的!學習如何當個理解孩子的父母,未來孩子也容易學會理解父母!
—
分享文字,希望開啟一點點改變的開關。
想透過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並學習自我覺察與理解自己慣性,期望達到內在穩定的朋友,可 與我聯絡 安排 專業命理對話諮詢(論命),或更進一步的 深度核心對話諮詢。
—
Cheers
張楊
藉由 個人命盤 的解析,不只解決今天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的相處。重新認識定位自己,面對在乎的人更輕鬆的溝通。
延伸閱讀:
關於手工印章的延伸閱讀: